改革開放讓人們視野開闊,巨大的信息流撲面而來。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和行業的發展,滿足紡織行業同仁的要求,1986年中國紡織報誕生了,開了中國紡織工業沒有行業報紙的先河,打開了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25年來,中國紡織報與行業的發展密切相關,與我的工作也同樣密切相關。尤其是中國紡織報記者在對一些重大活動采訪過程中表現出的敬業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細節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前幾天翻閱報紙雜志時,偶然看到六七年前的中國紡織工業新聞事件,又讓我想起了當年與歐盟談判的經歷。那一年,由于加入世貿組織后取消配額限制,中國紡織品出口大幅度提高,因此歐洲再次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對于中國紡織工業來說,這無異于一盆涼水。一方面國內紡織出口企業要求提高配額數量,另一方面歐盟方面要求減少出口量,由此導致矛盾快速集中,壓力迅速加大。作為一名直接參與談判的人員,我當時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當時,對談判給予最大關注的莫過于中國紡織報的記者。 每一天的電話或者上門等候采訪,都給我們談判人員增加了無形壓力。談判桌上爭論不休,耗得筋疲力盡,回到辦公室還要面對記者的問題。在當時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回答記者提問是非常頭疼的事,我當然只能采用迂回戰術了。后來,幾天的談判終于畫上了句號,中國紡織報的記者在知道結果的情況下,用笑臉等著采訪我,急不可耐地用問題歡迎我的到來。談判的結果終于在第一時間公布于眾,談判過程全面細致的刊登,讓每個關心行業的同仁也有了最終答案。這次談判消息只是一天報紙的呈現,而每天的各種報道組合,無不是眾多記者汗水的付出,更是記者們天道酬勤的結果。 25年來,中國紡織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是記者、編輯們勤奮工作的結果。當前,中國紡織工業正處于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中國紡織報的記者、編輯們在這關鍵時期承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行業報紙的新聞工作者來說,在面對紡織行業紛繁的事件時,把握好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只是一方面,如何看到行業與行業的關系、前沿科學對紡織行業的影響才是對記者們綜合素質的考驗。現在紡織行業的發展與其他行業、前沿科學發展密不可分,如鋼鐵、電子、有色金屬、金融、機械等行業,航天、新材料應用等學科的任何動向,都會對紡織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中國紡織報的記者不僅要有新聞敏感性,還要對新科技動向有所了解。在每兩年舉辦的國際紡機展上,中國紡織報記者們采訪、報道的能力得到了同仁們的首肯,希望今后對其他關聯的展會也能給予更多關注。值此中國紡織報25歲生日之際,我希望中國紡織報的記者、編輯永葆旺盛的新聞活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