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裝、斗篷王昭君角色 貴妃服 董惠蘭在專心制作戲服。 廣州戲服制作師傅董惠蘭: 薪火相承,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精神。“面譜”版聚焦這樣一批人士,他們或是手工制造者、或是懸壺濟世者、或是金融才俊……他們子承父業、傳承行業精華。守一份寂寞,留一份絢爛。 文圖:張映武 廣州戲服隨粵劇的產生而發展,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融合了“廣繡”藝術特色,制作工藝復雜,具有濃烈的南方地方色彩和藝術風格。從事戲服行業幾十年的董惠蘭,是本土戲服制作的資深師傅,多年來她堅持傳承戲服的制作工藝,并帶領師傅們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制作的戲服深受粵劇藝人和觀眾的喜愛。 昔日“戲服一條街” 現僅剩一家戲服廠 穿上美輪美奐的戲服,你可以搖身變成器宇軒昂的書生、雍容華貴的富家小姐,也可以是威風凜凜的打虎英雄武松,或者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光芒四射背后,離不開戲服手工藝者的默默付出。廣州“狀元坊”長期以來是粵劇戲服制作的聚集地,據記載,自清朝中葉開始,狀元坊就已遍布加工粵劇戲服的刺繡作坊,這里出產的戲服圖案精美、工藝精湛,深受粵劇藝人和民眾的喜愛。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服行業日漸式微,現在的狀元坊已很難見到昔日“戲服一條街”的繁榮景象。 在“狀元坊”牌坊旁邊,有一家并不顯眼的“狀元坊戲服廠”,店里擺滿了各款古老戲服,不過前來問津的人寥寥無幾。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已是狀元坊的最后一家戲服制作廠了,經營者董惠蘭自小在狀元坊一帶長大,高中畢業后就開始學繡花、戲服設計,至今從事戲服制作已有三十多年,是粵劇戲服設計和制作的熟練手藝人。上世紀90年代,戲服行業經營慘淡,許多師傅堅持不住選擇了轉行,董惠蘭出于對戲服的特殊感情,不顧風險將瀕臨解散的國營戲服廠承包下來,并出資成立了加工作坊。 與記者見面時,董惠蘭正在作坊里整理她最喜歡的一件刺繡作品“大漢裝”,這是粵劇中女主角常用的一件戲服,上面的鳳凰、牡丹等花紋都是用手工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戲服由近十個“配件”做成。董惠蘭告訴記者,這件戲服是她十年前參與制作的得意之作,她和師傅們花了很多心血才制成,在店里珍藏著一直舍不得賣。 一件“皇帝袍” 需三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粵劇對角色服飾有著嚴謹的規矩,戲行里流行著一句“寧穿破、莫穿錯”的諺語,說得就是戲服合適的重要性。董惠蘭年輕時師承粵劇界著名的戲服設計制作者黃慶秋,深受傳統制作工藝熏陶,提到戲服的制作工藝,她拿來“男大蟒”、“文官袍”、“女披風”、“大靠”等幾種戲服,指著上面的花紋說:“廣州戲服融合了廣繡藝術,為了表現不同的人物角色,戲服會繡上不同的圖案和花紋,使用不同的顏色和色彩,這些細節變化都要手工去完成。” 記者發現,在董惠蘭店里展出的戲服里,有些花紋圖案的邊緣釘上金色、銀色的珠串,使得戲服看上去構圖飽滿、對比強烈。董惠蘭告訴記者,這是廣州戲服的一大特色,傳統戲服大多會采用釘珠繡,很考驗技藝,“傳統戲服的制作嚴格遵循設計、描花、手繡或車繡、縫合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對制作者要求頗高。” 據了解,一套戲服至少要七八米布料,還有大量的金線、珠片等配件,這通常需要多位手工藝人來共同完成,比如一套傳統的皇帝袍,如果是全手工制作,就需要幾位師傅花上3個月的時間來制作。有時訂單時間緊,董惠蘭就帶著師傅們晝夜趕制,一次,他們趕制《貴妃醉酒》的戲服,戲服工藝要求非常精細,光是裙子就有接近五十條帶子,衣服上還要裝飾一百多個配件,為此,董惠蘭和工友們連續多個日夜都在趕工。 為沈殿霞、鄭少秋、李嘉欣等 藝人制作過戲服 戲服業發展跟粵劇的興盛密切相關,董惠蘭幾十年來見證著戲服行業的興衰交替,她回憶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粵劇還非常興盛,“看大戲”是市民常見的娛樂方式,那時不僅是專業的粵劇團,就連街坊阿婆、阿伯們組成的粵劇興趣小組也紛紛前來購買戲服和各色道具。 不過近年來,隨著戲劇發展不斷走下坡路,戲服制作行當也逐漸衰落,很多戲服作坊都陸續倒閉,到最后僅剩下董惠蘭這一家,董惠蘭為此不斷摸索,尋找新的出路。她在生產傳統粵劇戲服的基礎上,融入了年輕人喜歡的時尚元素,將制作工藝應用到舞蹈服裝、生活時裝、晚裝等,希望可以融入人們的生活,讓戲服元素“走上”街頭。由于設計新穎,做工精細,他們的作品深受演藝界人士的喜愛,香港著名藝人沈殿霞、鄭少秋、李嘉欣等藝人都曾來這里加工過戲服,董惠蘭在墻上至今還掛著這些藝人穿著戲服的舊照。 2007年,西安有兩位導演找到董惠蘭的戲服廠,希望為他們的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設計制作演出戲服,他們要求制作“使觀眾看后充滿驚喜和回味、氣象萬千和富麗堂皇、并且要金碧輝煌、富有清晰感和立體感”的戲服。董惠蘭信心滿滿,她結合粵劇傳統戲服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大膽構思,充分利用廣州是全國服裝面料輔料最大的集散市場的有利條件,制作出來的戲服美輪美奐、光彩奪目,彩排效果令挑剔的導演都不禁稱好。 年輕徒弟 學習勁頭很足 董惠蘭的戲服作坊里有幾位技藝精湛的老師傅,都是戲服制作的佼佼者,但隨著他們年紀的增大,董惠蘭不得不考慮這門技藝的傳承問題。近年來,她陸續接收了很多感興趣的年輕學徒,手把手地教他們學習戲服的制作工序。 戲服作坊里的師傅告訴記者,戲服工藝其實是一種經驗的積累,要想培養新人獨當一面的能力,一般都要花三五年的時間,董惠蘭也是花了幾十年時間才掌握了戲服制作的所有流程。“年輕一輩很難沉得下心來學習上幾年,加上收益也不高,通常待個一年半載就離開了。”提到這門手藝的傳承,董惠蘭有些擔憂。 令董惠蘭欣慰的是,她的兩個年輕徒弟阿婷和阿鋒學習勁頭很足,阿婷大學畢業后不久就來到了董惠蘭的戲服廠,她對傳統戲服非常感興趣,平時在戲服廠幫忙干活的同時,也在不斷學習戲服設計和制作;阿鋒則經過一年的學習,慢慢掌握了設計、刺繡、車繡等多道戲服的制作工序,技藝越來越嫻熟。 為了尋找新出路,董惠蘭和徒弟們做了不少的新嘗試,除了將傳統戲服用于拍戲、演出外,還不斷拓展新用途,比如用于拍照、收藏,在店里開設古裝攝影室或者利用大型活動辦“戲服展覽”等。阿婷告訴記者,“傳統戲服其實不止是老一輩鐘愛,很多小孩子都喜歡我們制作的戲服,只是缺乏一些培養興趣的平臺。”她表示,目前她和師傅嘗試將戲服進行“時裝化改造”,期望給古老戲服業注入生機和活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群關注戲服。 2009年,廣州戲服制作技藝首先進入了市級非遺名錄,并晉級成為廣東省的非遺項目,這門制作工藝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董惠蘭表示,往精品化路線發展,這或者是戲服制作未來的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