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臺灣紡織業拓展會來晉江考察調研,走訪了福建的利郎、向興集團、七彩狐織造及龍峰紡織科技等企業。在這次兩岸同行的交流中,功能性紡織品再次被熱議。其中的話題之一就是泉州服裝品牌云集,然而功能性紡織品——這類大熱的高端產品卻難以在市場上著陸。
防水防火防輻射
面料多功能亂人眼
遇火阻燃、耐超低溫、感溫變色、透氣透濕、防風防水……自從大力發展戶外品牌客戶后,臺隆集團推出的產品也獨具功能性。此外,海興材料科技的舒彈絲是與杜邦公司聯合開發的高科技差別化纖維,具有低碳環保、舒適彈性的特點;福建協盛協豐印染實業、錦利紡織、聯邦三禾等面輔料企業推出了記憶絲纖維、FLYCOOL降溫面料等系列新品。
遇水花朵現身,遇暖花紋消失,這兩款名為“偽裝面料”和“感溫面料”的產品是福建龍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研發的主打產品。“每年我們都根據市場流行趨勢進行新品研發,至今數百款產品中,功能性產品占到70%。”龍峰紡織科技方面表示。
“從開始的戶外運動熱帶動專業戶外面料市場,到后來正裝、女裝等各服裝品牌都對面料的功能性提出了要求。各種功能性訴求點成為未來面料的研發方向。”從業人士劉先生的分析得到了眾多業內人士的認可。
這兩年來,泉州本地自主研發的各種功能性面料產品更是層出不窮。臺灣紡拓會在走訪企業時,對泉州企業在功能性紡織品方面的發展速度和開發能力表示贊嘆,并稱部分面料開發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叫好不叫座
項目多停滯
隨著出口市場的擴大,七彩狐織造新接觸的高端客戶對產品防霉菌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在泳衣防霉菌功能性面料上,七彩狐向面料商們廣發英雄帖。
對于客戶企業發出的需求信息,不少面料商躍躍欲試,卻又頗為謹慎。“需求是一回事兒,最終是否實際下訂單、下多少單是另外一回事兒。而且,如果光一家服裝客戶有需求的話,這類產品投入研發后能不能量產,也是個大問題。”面料商王先生直言。
叫好不叫座,是這兩年來多數功能性紡織品面臨的尷尬現狀。
“在前兩年的市場推廣過程中,由于成本較高,國內只有數家品牌客戶能接受。一般來說,新產品出來,特別是這種功能性產品,市場需要一段比較長的適應期。”聯邦三禾副總王宏華坦言。
市場短期內不能廣泛接受,功能性紡織品不能量產;產能上不去,產品成本下不來……行業陷入惡性循環。“不少企業對于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發,往往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兒小,進行到中途就停滯了,最終也只能做了個宣傳噱頭。”有業內人士透露。
在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商會秘書長、福建宏遠集團副總裁陳蒼松看來,市場上對于功能性紡織品的應用還停留在口號上。“研發過程中,功能性面料是要不斷地被反復實驗、調整、再實驗、再調整才能產出理想的功能性面料。市場上現在的所謂功能性面料其實都是簡單地在染整、涂層等方面做一些簡單的后整理,真正意義上的功能性面料很少。”
“民營企業受資金、團隊、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影響,在研發功能性面料的進度時受到一定限制,同時其可持續性差。其研發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源,很容易受企業經營狀況的影響。一家企業研發3~5種功能性面料可能跟得上市場需求,當研發的種類達到30~50種的時候就會遇到門檻,可能研發同質化、市場需求不對稱、產品缺陷性等問題都會陸續暴露。”陳蒼松表示。
行業標準缺失
業界呼吁“身份證”
孕婦穿的防輻射服真的管用嗎?有些衣服真的能阻燃?越來越多的紡織品被賦予各種各樣的“功能”。但令人遺憾的是,其中有許多功能還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或認證商標。
“購買面料的時候,我們發現許多企業都在開發同類產品,但除非非常懂面料,否則根本看不出來這款面料是否真的具備所謂的功能。”一家服裝企業相關負責人林先生表示。
而作為當事者,不少紡織企業也坦言,標準的缺失,導致市面上的功能性紡織品質量參差不齊;功能性紡織品成為停留在口頭的概念,無法真正落地。“功能性面料在市場推廣過程中,客戶普遍認為價格高了。我們想拿出證據來證明產品價格高的理由,但目前只能‘王婆賣瓜自賣自夸\\’。行業沒有標準,確切地說,我們缺乏可信度更高的相關證明。”
對此,七彩狐織造采購部經理李才斌根據從業經驗,給出建議:“國外客人在訂購功能性面料的泳裝產品時,一般會要求第三方機構對產品面料進行檢測,確認具備所描述的功能后才下單。我們自然希望,這些認證資料在面料采購來時就已具備。”
客戶企業的建議得到了面料商們的響應。有面料商舉了個例子:“純羊毛標志吊牌”是一個被消費者廣泛認可的標識,這一國際羊毛局核發的認證標識是基于第三方機構認證的“標準”。國際羊毛局本身并不制造和銷售羊毛制品,但它與紡織產業鏈條上的各環節保持密切聯系,它的吊牌就是品質的保證。
“標準尚未出臺的時候,可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賦予功能性紡織品一個‘身份證\\’,讓企業擺脫同質產品的價格競爭,讓產品優勢更為凸顯。”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也認為,紡織企業要在功能性紡織品的檢測及認證上下一番工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