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書網-制圖網-單招網-晶砥網
        紡織證券 國內紡織 無紡 紡織科技 紗線 紡機資訊 紡織論壇 原材料 紡織求購 紡織展會
           首頁 >> 原材料 >> 正文
        東華大學科研碩果助力節能減排
        發布日期:2022-12-22
        近年來,東華大學始終把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作為一項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來抓,學校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傳統,積極參與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先后攻克了高品質天然纖維織物的無甲醛免燙整理、超臨界CO2流體染色、紡織廢水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微膠囊化分散染料清潔染色、生態毛織物清潔生產、針織廢水回用技術與設備研發、紡織品等離子體加工、有機氟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紫外激光和準分子紫外線織物表面技術處理等多項關鍵技術,為加速各項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實現紡織業節能減排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高品質天然纖維織物的無甲醛免燙整理一直是困擾紡織行業的技術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周翔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該項研究。2003年,由她領銜的科研小組與丹東恒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聯合開發了符合生態加工特征的新型免燙整理劑。該項目吸納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優點,但在合成方法上采用水相聚合的新技術,避免了國際上采用的溶劑法多相聚合的方法存在的分離和溶劑回收等問題,所研制的產品在紡織品上的整理效果與傳統的含甲醛整理劑相當,從根本上解決了天然纖維與纖維制品免燙整理中存在的甲醛危害問題。 超臨界CO2流體染色是上世紀90年代由歐洲發明的無水染色新技術,但國外對該項技術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一些關鍵技術及零部件的轉讓價格十分昂貴。上世紀90年代后期,東華大學成立了攻關小組對該項技術進行研發。經過數年努力,攻關小組攻克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分別研制成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的超臨界CO2流體染色小樣機、第一臺超臨界CO2流體分散染料溶解度測定裝置和第一臺25L生產型染色中樣機。近年來,攻關小組又在自行研制的染色裝置上完成了分散染料對滌綸纖維、聚乳酸纖維的染色機理、染色工藝等基礎理論和應用工藝試驗的研究。目前學校與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合作,正在開展超臨界CO2流體生產型中樣試驗和超臨界CO2流體對天然纖維的染色研究。超臨界CO2流體染色作為一種前瞻性無水染色技術,對減少印染行業耗水量和污物排放量、實現清潔生產將起到突破性作用。 紡織廢水深度處理及中水回用技術是多年來國內外同行一直關注的熱門課題。東華大學組織了相關科研人員對印染廢水的處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先后開發了污染流體的亞濾處理方法及其處理設備、陰離子染料廢水脫色、大通量聚氯乙烯中空纖維膜及其設備、一種污染流體的處理方法及其設備、廢水的陶瓷膜處理方法及其處理設備等10項專利技術,并將上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集成,把物化預處理、多孔陶粒過濾、曝氣生物濾池、陶瓷膜、復合纖維等技術,按需要進行優化組合以適應不同廢水、污水的深度處理和回用,開發出通量大、反洗周期長、能耗低、適用于廢水深度處理的系統處理技術。該項目榮獲了2006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并已在山東魯泰集團、江陰海瀾集團、寧波海達印染有限公司等20余家紡織印染企業得到應用,實現了中水回用及多種資源回收的目標。 我國滌綸纖維年產量約1300萬噸,其中近一半需進行染色加工處理,而染色加工是耗水多、耗能高、排放污染物多的加工環節。由東華大學開發的微膠囊化分散染料清潔染色技術是一種原創型技術,該技術可免去現有染色過程中的染色后水洗還原清洗等環節,染色過程無需使用助劑。采用該技術后,每噸滌綸織物染色僅消耗35噸水和860千克標準煤,可大大減少滌綸染色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可降低加工成本。目前該項目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6項,其中4項已獲授權,2項已受理。該項目得到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印染工業協會及國家環?偩值母叨汝P注和大力支持,并于2006年獲得了桑麻紡織科技獎一等獎。
         
        熱門文章  
         
        點擊排行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招聘信息
        啃書網-制圖網-單招網-晶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