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年可提供的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超過大慶油田產量的一半。 (新華社) 由于當前分揀、消毒、運輸成本較高,我國衣物回收渠道并不暢通,“一扔了之”就成為許多舊衣的最終歸宿。紡織品市場在簡單丟棄、污染排放的單向流動中前行,不僅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而且也與生態環境奏響了不和諧音。與此同時,我國纖維消費量巨大,紡織工業發展正面臨原料趨緊的困局,只有充分挖掘物品循環利用潛力,才可能在未來實現資源輸入與輸出相對平衡的理想狀態。 需要指出的是,紡織品再利用率低只是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滯后的一個縮影,而其中的羈絆并不在于技術。就廢舊衣物而言,在工業領域可再次被用作保溫層、防水層、活性炭等的原料,也可以再加工為美觀的窗簾布。如若能讓這些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那么紡織品就會走入良性循環系統之中,極大地減少經濟增長對環境形成的壓力。遺憾的是,由于長期以來國內資源循環使用的經濟和社會效應得不到應有的彰顯,以至于相關技術實踐乏善可陳,而以焚燒、填埋等為主的廢棄物末端處理方式會引發周邊居民的意見反彈。從海外經驗看,能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是一項漸進深入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及民眾共同攜手,為提升資源品利用率提供外部動力。 事實上,市場與利潤是循環產業獲得廣泛發展空間的必要前提。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日本北九州市曾經是重污染工業區聚集地,當地企業歷經四年進行了清潔生產轉型,不僅減少了84%的污染物排放,還取得了2125億日元的經濟效益,由此成為了業內表率并獲得轉型的長足動力。其間,政府有形之手的適度引導則是撬動循環經濟的初始動能所在,而稅收優惠與財政補貼就成為其中最直接的激勵舉措。例如,日本“再循環利用設備特別補償辦法”規定:對廢紙和廢飲料瓶類制品再商品化設備制造業、生態水泥制造設備、廢家電再生處理設備除按一般規定給予退稅之外,還按商品價格的25%進行特別退稅。而對于居民丟棄家電的行為則要求其繳納一定數量的處理費用。恰因此,包括完善立法、理念培育、財稅支持等工作均需得到縝密設計和落實到位,為循環經濟的崛起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相形之下,我國雖早在2006年就開始實施可再生能源法,但由于配套條款設計不到位、政策鼓勵機制不完備以及社會環保意識落后等原因,能源再生利用率總體偏低。對此,行政力量當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循環產業,切實調動起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未來,“一件舊衣的最終歸宿”或可成為檢驗相關成果的一道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