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長”是我用來形容香港與內地印染業的感受。近年我參觀拜訪過內地很多同業,珠三角、長三角、山東等地,國內新廠房的設計、先進的機器及投資的規模之大,使我對同業勇于投資的氣魄及對爭取市場的充分把握深感欽佩。也令我想起在香港見過的多間老廠房,處于工業大廈的樓層內,寸金尺土,工作的空間非常小,又受制于樓房高度,排機的難度非常大;布匹在加工過程中由二樓穿到三樓,之后又繞回二樓;工人則左穿右插,爬上爬下,才可進行下一工序。這種情況在香港司空見慣,反映出香港染整業之適應環境、努力經營,以及工人的拼搏付出,這也是香港工業在那段時期獲得輝煌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 香港的“中國染廠”作為一間立足香港超過50多年、經營生產至今的印染工廠,目前確實處于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該廠的情況,其實也反映出香港染整業在過去十年中的變化。面對高昂的生產成本及嚴峻的環保條例的實施,人才的流失等等,都在不斷地削弱公司的競爭力。怎樣脫困、如何找到新路及重新定位,可說是香港印染業的當前急務。 譬如說,現時該廠之染化料每碼需1.30港元,能源每碼2.80港元,污水處理費用每噸1.73港元,員工平均月入13000港元等,也就是工資每碼2.43港元。相對于內地相關成本,能源每碼0.65~0.7元,工資每碼0.3~0.33元,我們明顯地處于不利的位置。再加上香港政府只側重發展旅游、財務、保險、商貿、物流等等,一再明言不支持制造業,美其名是自由經濟,適者生存,實際上是讓香港的紡織印染業自然淘汰。根據香港政府職業訓練局2003年的統計,香港染整界的就業人數只有1990人,比起2001年的人數少了三分之一。即使把紡紗、針織、梭織的就業人員加起來,也不到8300人。相信到今天這個數目會更少,再也沒有年輕人投身行業,引致香港印染業停滯不前。 今年市場形勢格外嚴峻,隨著信息流通,買家對世界各地的印染生產廠家能力的了解更加深入,掌握了購買的主動,有著更佳的議價能力。而紡織印染業,存在著世界性供過于求,為生存而造成同業間的惡性競爭,也助長了客戶無休止地壓價。 不少客戶恃著訂單量大,控制市場而苛索不斷,將以前由采購和跟單業務員負責的文件及繁瑣工作,不斷轉嫁到生產商負擔。小部分不良制衣廠也是由于要生存,要降低成本而將投訴、打折、生產期之困難,變成他們計算成本考慮的一個因素。甚至發展到吹毛求疵,用小題大做的伎倆,無論是合理或不合理的生產損耗,都一并轉嫁到色布和花布供貨商(即印染廠)負擔。 譬如說最近有某客戶,落實執行其扣碼制,疵布固然要賠償,但好布即使在收貨分數內(例如18分/平方米),每分仍要扣8寸布。也就是說即使是A等品,也要有4%的折扣。有些則是超分后自動扣碼補償,不管制衣后實際損耗是多少。全部依章辦事。 另一個市場趨勢是,對于基本布種,愈來愈多的客戶喜歡一站式服務,也就是落訂單是成衣FOB的合同,客戶選定了成衣的款式、材料顏色后就全部由制衣廠去跟進。在這個情況下,如果印染工廠有自己的制衣廠配合,機會與價格競爭上會有優勢。 有一點需提及的是,香港雖然地方小,但香港同業中各自定位非常清晰,有的只做代加工,較具實力的則做包坯,有的以印花拔印馳名,有的專做靛藍染紗/布,也有專做卷染/整理縮水者,每家都有其生存之道,同行間之競爭不是沒有,但卻非常自律,因每個公司都有其自己之網絡,客源及供貨商,根據自己的財務實力、達到的品質要求、生產能力等,成為百花齊放之局面。 印染產品在普通大眾來說,并非高科技,乃是日常必用品,無論說什么品質占優、服務快捷,產品售價始終是關鍵。香港由于生產成本懸殊,不在乎是添置新機器設備,或開發新生產線,我們面對現實,承認在香港不可能再單靠加工產品而生存,必須從香港制造“MadeinHK”,發展為經由香港制造“MadebyHK”的模式。換而言之,就是一個“大市場———小經營”的模式,香港之制造商只宜保留基本生產能力,處理交期急、難度大的品種,或在開發初期、亟須關注的項目。至于大路貨、批量大者,會移到內地加工生產,以取其人力資源較豐富、產品多元化、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惟此方法之成敗,端賴合作雙方在交期、品質監控、物流等方面的配合。 這做法其實并不新穎,自1996年開始已有很多香港同業走此路線,而取得驕人的成就。尤有甚者,在香港已根本沒有生產基地,只留下營業部作接單、跟進、運輸等安排。隨著電郵和通訊的普及,這做法不單是珠三角區,而是遍及長三角,山東,以至西北省份,甚至已發展到東南亞鄰近國家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