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簡稱BCI),自2009年成立以來,目前在全球已有超過400家會員組織單位。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能夠加入BCI意味著什么?
不久前,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一個監測站的信息員所在單位成為了BCI會員,在這個消息出來后,該企業似乎戴上了光環,連帶著這名信息員也自豪起來,企業借助于BCI,贏得了更好發展。現在仍在進行的兵團競賣專場的資源,只要是備注有BCI認證的,都得到了更多的關注。BCI的吸引力來源于一套生產原則和生產標準,包括六大原則和44項標準,加入BCI的涉棉企業則需要通過BCI進行認證并發放證書。正是有這樣的標準和流程,加入BCI并非易事,也使得BCI會員能夠自覺去遵守BCI各項要求,自愿去維護BCI的良好發展。
作為全球重要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雖然地位沒有到“中國棉花吼一吼,世界棉市抖三抖”的地步,但也是全球棉花人關注的焦點。反思中國,我們有什么制度可以媲美BCI?如果沒有,我們有什么能夠發展成為未來中國的BCI?總有人說,中國發展的太快,中國人追名逐利,很難有人靜下心來干實業,而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實業,否則就是虛假繁榮。中國棉花產業經歷了“計劃市”、“政策市”,在走向市場化中,這些扎扎實實干棉花的企業、兢兢業業工作的倉儲企業,什么才是他們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又有什么能夠為他們的發展保駕護航?
棉紡企業高價購買外棉的行為,無疑是給了國內棉花企業狠狠的一巴掌。是我國皮棉產量不夠紡織企業用?是國棉質量一定不如進口棉?在我看來,國內棉花不能完全滿足棉紡企業的生產需要,原因是品質,亦或是誠信。
很多人喜歡與外國人做生意,覺得他們實在,就算棉花價格高點,但是棉花指標是什么樣,實際到手就是什么樣,但國棉誰也不敢保證小樣與大貨品質一致。為了確保棉花大貨質量,購買方不惜花費大額費用實地看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看大貨的行為顯得那么格格不入,企業擔心的賣方誠信問題該如何解決?
棉花行業誠信體系的缺失經常被避開不談,但這又切實存在,亟待解決。為此,中儲棉花信息中心聯合中儲棉所屬單位及相關涉棉企業,發起國家棉花資源平臺(e棉倉)誠信資源和誠信倉儲企業認證活動。我們不能保證,全中國的棉花都能達到BCI標準,但我們能確保,加入國家棉花資源平臺(e棉倉)的誠信資源企業,在發布標有“誠信資源”的皮棉,一定是小樣與大貨相符。如果某資源平臺誠信資源企業的棉花屢次出現問題,將被該請出誠信資源企業名單。
棉市紛紛擾擾,霧里看花,中儲棉花信息中心愿為您保駕護航,辨明方向,構建棉花行業誠信體系,助力涉棉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