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周方)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體制落后、技術落后等問題堆積如山,中國紡織業陷于困境,迫使政府實施了著名的“壓錠”和向西部地區戰略轉移的計劃,長期獨占鰲頭的國有紡織企業就此一蹶不振。 與此同時,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私營企業家們卻紛紛轉向紡織業,果斷投資、大膽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在短短的數年內異軍突起,使中國紡織業迅速地完成了一次大規模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換代。 1994年,畢業于中國紡織大學(今東華大學)的王啟明創辦了福建省泉州市海天輕紡有限公司。這家民營企業從一開始就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從原料、染化劑、助劑入手,全面提升面料和服裝的性能。如今的海天輕紡集團已經成為世界化工巨頭杜邦公司的合作伙伴,聯手開發、推廣干爽舒適的高性能針織面料。 同樣,當年朱國民和他的伙伴們創建無錫市天然紡織實業有限公司時,看中的是絲光棉里所蘊藏的無限商機,9年后的今天,這家公司的絲光棉年產量已經接近萬噸,居世界首位,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達到70%。 民營紡織廠的興起給曾經陷入困境的紡織機械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1998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朱鵬將江蘇省東臺市紡織機械廠改制為民營企業,隨后他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將55%的股份讓給世界著名紡織機械制造商馬佐里公司,換來的是世界一流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短短的幾年里,企業規模擴大了70倍,成為中國棉紡細紗機制造的龍頭老大。 這些成功的民營紡織企業走的幾乎都是技術型、實力型發展道路:以先進技術和產品迅速打開銷路,占領市場,走向成功。正如東華大學校長徐明稚指出的那樣:現代紡織將徹底改變傳統紡織以成本與低價競爭為主流的傳統格局,將努力實現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平衡協調關系,將通過紡織產業新的領域、新的功能、新的價值,拓展新的市場和產業發展空間。 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民營紡織企業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而且也為緩解就業壓力、解決“三農”問題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目前中國有1800萬人在紡織業工作,其中有大量來自農村的剩余勞動力。 以民營企業為主導的紡織業在中國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03年,中國纖維原料的產量達到1800萬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0%;同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804.84億美元,占世界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7%。 官方統計表明,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在中國國際收支平衡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4年一季度,中國的貿易逆差為8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4.2億美元,紡織品服裝貿易順差卻達到156.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2%。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不久前舉行的世界紡織大會上預測: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世界紡織業將進入新的增長期。中國民營企業引領了中國紡織業的復興,也推動了中國紡織業的國際化,并將推動世界紡織業的發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