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校服”事件仍在繼續發酵中,昨日凌晨,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體育)局官方微博將分散采購歐霞學生服的21所中小學名單進行公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對方回應表示,在調查歐霞時裝問題的過程中,有關部門發現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監管不嚴等問題,且各部門間協調機制尚不完善,監管存有一些漏洞。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校服生產企業缺乏準入門檻,另一方面是學校“自己買”缺乏統一標準。 歐霞學生服被要求停穿 “毒校服”事件被報道后,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表示,浦東教育部門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并將采購的學生服送檢驗機構檢測。 隨后,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體育)局官方微博也于昨日凌晨將分散采購上海市歐霞時裝有限公司學生服的21所中小學名單進行公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市教委)于昨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來郵件稱,發現問題的浦東新區已將相關企業供貨的21所學校26444套校服全部暫停使用并送檢,相關檢測結果將在近期對外公布。“針對近期質監部門抽查中發現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的問題產品,本市有關部門和區縣高度重視,責成有關方面深入調查。一旦發現公職人員、學校教職工有違規違紀行為,將予以嚴肅處理。” 針對公眾對學生服合格率問題的質疑,上述郵件指出,上海市質監局表示,歷年來的抽檢合格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2008年為94.7%,2009年為80.8%,2010年為90.3%,2011年為89.2%)。而2012年起,質監部門在抽檢中增加了標志標示項目,不少廠家未能及時執行這一標準,導致合格率降為48.7%。 上海市教委稱,在調查歐霞時裝問題的過程中,有關部門發現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監管不嚴、職責不明等問題,各部門間協調機制尚不完善,監管也有一些漏洞。對此,質監、教育、物價等主管部門對形成校服監管的長效機制進行了研究,而相關措施也已制定。 其指出,后續將明確準入標準,質監部門將抓緊在一般服裝質量標準的基礎上,研究建立針對校服的更嚴格的地方標準。“在新標準尚未形成之前,必須嚴格執行現有標準,并通過大幅度增加抽檢比例和頻次,實現最嚴格監管。” 統一招標采購? 據悉,上海市有近150萬的中小學生,有業內人士估計,若每年人均用于購置校服的費用為400元,銷售總額的盤子并不小,而這樣一塊蛋糕卻不見大企業來分食,而以小企業為主力軍的學生服產品合格率又較為低下。 九派咨詢管理總經理邵立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的確有近9成的校服是由小企業生產,而之所以國內大企業生產校服非常少、小企業生產合格率低下,原因有多個方面。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講,校服沒有嚴格的統一標準,各項措施相對空白。其次,對校服的廠家亦沒有相應的資質規定,導致學校均按自己的標準采購。最后,由于學生服一貫給人的印象并不美觀,導致家長并不愿意過多投入,基于此,大企業自然不愿進入。而學校為控制成本就找到了價格相對低廉的小工廠。為追求利潤,小工廠在面料使用及產品質量上的把控并不好。 江蘇一上市服裝公司董秘告訴記者,學生服面料和設計都較為簡單,決定了校服的利潤率不可能高。相對大企業較多的人員設置,小工廠在生產時可節省較多管理成本。 一方面校服生產企業缺乏準入門檻,另一方面是學校“自己買”缺乏統一標準。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市教育部門設立相關的采購企業目錄供眾多學校選擇或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出路。若生產企業被檢出產品存有問題,即列入黑名單,取消生產資質。 對此,上海市教委的相關措施中亦有表示,將實施過程抽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召回整改,并嚴肅處罰。而那些未整改合格的企業,不得作為校服供貨廠家,建立“黑名單”制度并予以公布。 而在諸多分析人士看來,相對學校的自行購買,建立統一的政府招標采購或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前,福建省、東莞等地已在實行這一策略。 邵立剛告訴記者,政府統一招標采購,實際上仍是回歸到應有明確資質、標準的問題上了,且一旦出問題,政府就應負責。但這一做法尚需商榷,在他看來,由于每個家庭收入不同,對于統一采購在價格上能否接受會是問題。此外,若在網上公布招標采購,諸多企業或并不了解這一模式,導致最后競標企業很少。“但是相對學校非專業性的采購,通過政府來做還是相對好些。” 在分析人士看來,后續若可采取上述招標的措施,大企業參與從而提高學生服質量或值得期待。亦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政府還可給與中標企業相應補貼,從而鼓勵因利潤率低而不愿進入的品牌服裝廠商。 昨日,上海市教委給與記者的回應中亦指出,其將規范訂貨主體和程序。在當前各校自行采購的“大分散”格局下,研究區縣和學校相結合的相對集中采購模式。
|